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知识中心和文化地标,其文化标识是图书馆形象的重要体现。经过半个月的征集、评审与期待,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弘德图书馆文化标识征集设计方案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校师生的37份创意投稿,经过层层筛选,投稿人现场讲解,现选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图书馆文化标识,用于图书馆的标识系统、宣传资料、网站等,以更好地展示弘德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文化底蕴。
作品展示说明:
一、设计理念
(一)来源于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独特的建筑特色。采用简约的几何线条,勾勒出图书馆的建筑剪影,象征着图书馆坚实的学术根基。
(二)层叠的书页图形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更寓意着知识的积累与沉淀。
(三)色彩上采用了城建的主色调城建紫,既庄重又富有视觉冲击力。这个标志设计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它可以出现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如标识牌、宣传册等,成为图书馆独特的文化符号。
二、作品展示

三、文化标识应用

作者简介:
丁谷鹏,男,汉族,共青团员,出生于2005年3月,籍贯:辽宁省铁岭市,系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时尚传播22级1班学生。
所获荣誉:时报金奖入围证书;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国赛三等奖、省赛二等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大赛省赛二等奖;第四届辽宁省城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国潮文化设计应用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第十三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佳作奖;2024年河北省公益广告大赛优秀奖;第六届辽宁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二等奖。
汪禹彤,女,汉族,群众,出生于2004年6月,籍贯:辽宁省营口市,系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时尚传播22级1班学生。
所获荣誉: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国赛三等奖、省赛二等奖;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国潮文化设计应用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第十三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佳作奖。
本次评选不仅是一次设计竞赛,更是一场关于大学精神的文化对话。作品的呈现让我们感知到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容器,更是文化的灯塔。期待更多师生通过文化标识,读懂图书馆的故事,传承学校的文化脉络。
随着标识的落地,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弘德图书馆的文化标识将成为连接传统与创新的纽带,为校园注入持久的人文魅力。(通讯员:杨宗晔;排版:李唯实;审核:李璘)